鲸探作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数字藏品平台,由支付宝小程序发展而来,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,其发行的数字藏品涵盖建筑、服饰、文物等多领域,以 3D 动态形式呈现,深受用户喜爱。然而,鲸探官方并未设立专门的二手市场交易平台,围绕其藏品的二手交易多活跃于场外。
从平台规则来看,鲸探对数字藏品的流转有着严格限制。用户需绑定支付宝账号并实名认证后,才能参与购买。平台藏品多采用限量抢购或预约抽奖模式,且价格亲民,在 8 至 25 元之间。对于藏品转赠,鲸探规定用户持有藏品 180 天后,才可无偿转赠给年满 14 周岁的中国大陆居民,受赠方受赠两年后才可再次转赠。这一规则旨在避免藏品被过度炒作,维护市场秩序。
但市场对鲸探藏品的二手交易需求客观存在,催生了非官方的交易渠道。在闲鱼等二手电商平台,输入 “鲸探数字藏品” 等关键词,便能搜索到相关交易链接。如 2021 年售罄的鲸探数字藏品 “越王宝剑”,发行价 19.9 元,在二手平台叫价高达 2500 元以上 。在一些数字藏品交流群,充斥着鲸探藏品的交易信息,“高价回收”“求购” 等字眼频繁出现。这种场外交易现象反映出,部分用户期望通过低买高卖获取差价收益,也凸显了官方平台交易限制与市场投资需求间的矛盾。
鲸探也在积极应对场外交易乱象。2022 年 2 月 22 日,鲸探发布公告,对 56 名存在平台外私下二手交易违规行为的用户,采取限制转赠功能的处罚 。这显示出平台打击违规交易、维护市场健康发展的决心。不过,由于二手交易多在社交平台、第三方电商平台进行,交易信息分散,平台难以做到全面监管。
在国内,数字藏品的二级交易处于灰色地带。相关政策法规对数字藏品交易平台有着明确规定,如《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》和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》,旨在防范金融风险,避免数字藏品沦为炒作工具 。鲸探作为大厂旗下平台,基于合规考量,未开通官方二手交易平台,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风险,但也引发了部分用户对藏品流通性不足的不满。
从长远发展看,若鲸探能在合规框架内,探索出既满足用户合理交易需求,又能有效防控风险的官方二手交易模式,将为数字藏品市场树立良好范例。例如,可借鉴国外成熟数字资产平台经验,引入第三方监管机构,对二手交易进行审核与监督,确保交易合法合规;或采用分级交易制度,根据藏品类型、价值等因素,设置不同交易门槛与规则,平衡收藏与投资属性。但在当前政策环境下,鲸探在二手交易平台建设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,其发展走向值得持续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