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对虚拟货币的立场明确且坚定。2021 年 9 月,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,着重强调比特币、以太币等虚拟货币,不具备与法定货币同等的法律地位,严禁在市场上作为货币流通。虚拟货币兑换、交易中介、代币发行融资等相关业务,均被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,予以坚决取缔。任何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的民事行为,若违背公序良俗,将被判定无效,风险自担;若涉嫌危害金融安全,相关部门将依法查处。虚拟货币 “挖矿” 活动,因能耗高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向作用有限,且衍生风险突出,也遭到全面整治。这一系列举措,旨在维护金融秩序稳定,保障民众财产安全,促进经济健康、绿色发展。
放眼国际,不同国家对虚拟货币的认可情况各不相同。萨尔瓦多在 2021 年成为全球首个将比特币列为法定货币的国家,总统布克尔期望借此刺激投资,帮助大量未享传统金融服务的民众。不过,比特币价格波动剧烈,给该国金融稳定带来挑战,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已下调其信用评级。乌克兰在 2021 年 9 月通过法案,允许合法持有并交易加密货币等虚拟资产,但明确禁止其作为支付手段,加密企业运营需获得许可证。日本作为全球首个为数字货币提供法律保障的国家,早在 2016 年 5 月就将数字货币纳入法律规制体系,承认其为合法支付手段,对 ICO 合法化也持支持态度,但数字货币交易平台需申请牌照。
还有部分国家对虚拟货币采取相对宽松的监管政策。美国金融犯罪执法网络虽确认虚拟货币的交换媒介属性,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流通,但对其监管政策仍在不断完善。例如,美国德克萨斯州将虚拟货币纳入《统一商法典》,保障个人对虚拟货币的权利;同时,美国也对去中心化金融 DeFi 等领域加强监管,调查知名去中心化平台 Uniswap,还多次拒绝比特币现货 ETF 的申请。瑞士对加密货币一直较为友好,允许发行和交易加密资产的监管框架已运行多年,其北部的楚格被称为 “加密谷”,聚集了众多区块链独角兽企业。